技术文章 / article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介绍一下油雾滤芯的过滤原理
产品分类

Product category

介绍一下油雾滤芯的过滤原理

发布时间: 2025-09-22  点击次数: 91次
油雾滤芯的核心功能是从气体中分离悬浮的油雾颗粒(粒径通常在 0.1-10μm,部分场景含更大颗粒),其过滤过程并非单一机制作用,而是基于物理拦截、惯性碰撞、布朗运动、重力沉降、静电吸附五大核心原理的协同作用,不同粒径的油雾颗粒会对应不同的主导过滤机制。以下从 “颗粒粒径分层" 和 “过滤阶段拆解" 两个维度,详细解析其过滤原理:

一、按油雾颗粒粒径分类的核心过滤机制

油雾颗粒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滤芯对其的捕获方式,不同粒径颗粒的主导过滤原理差异显著,具体对应关系如下:


油雾颗粒粒径范围主导过滤原理作用过程解析
>10μm(大颗粒)重力沉降 + 惯性碰撞1. 重力沉降:大颗粒油雾自身质量较大,在气流中受重力影响,会自然向下沉降,被滤芯外层的粗滤结构(如金属网、粗纤维层)拦截;
2. 惯性碰撞:气流流经滤芯孔隙时若发生转向,大颗粒因惯性无法随气流改变方向,会撞击到滤材表面并被捕集(类似 “汽车急刹时乘客前倾")。
1-10μm(中颗粒)物理拦截 + 惯性碰撞1. 物理拦截:中颗粒粒径接近滤材的孔隙尺寸,当气流穿过滤材时,颗粒会被卡在滤材的纤维间隙中,无法随气流通过(类似 “渔网捞鱼");
2. 辅助惯性碰撞:部分中颗粒因气流转向时的惯性,仍会撞击滤材表面补充捕获。
<1μm(微小颗粒)布朗运动 + 静电吸附1. 布朗运动:微小颗粒质量极轻,在气流中会受气体分子的无规则撞击,产生 “随机游走" 的布朗运动,这种运动使颗粒更易与滤材纤维表面接触并被吸附(类似 “花粉在空气中的无规则飘动");
2. 静电吸附:部分滤材(如覆膜合成纤维、驻极体材料)自带静电,微小油雾颗粒(多带电荷)会被静电引力吸附到滤材表面,大幅提升微小颗粒的捕获效率。

二、油雾滤芯的完整过滤阶段(以 “多层复合滤芯" 为例)

实际应用中,油雾滤芯多为 “多层复合结构"(从外到内分为粗滤层、精滤层、吸附层),过滤过程按 “先粗后精、逐步净化" 的逻辑分阶段进行,确保不同粒径的油雾颗粒被高效捕获:

1. 第一阶段:预过滤(粗滤层)—— 拦截大颗粒油雾

  • 滤材结构:通常为金属编织网、粗纤维毡或多孔泡沫材料,孔隙较大(50-100μm);

  • 作用原理:以重力沉降和惯性碰撞为主,快速拦截气流中粒径>10μm 的大颗粒油雾(如机床切削时飞溅的油滴、压缩机排出的大油雾团);

  • 核心作用:减少后续精滤层的负荷,避免大颗粒直接堵塞精滤层孔隙,延长滤芯整体使用寿命;同时,被捕集的大颗粒油雾会在粗滤层表面聚集形成油滴,通过滤芯的导流槽回流至油箱(实现油品回收)。

2. 第二阶段:精过滤(精滤层)—— 捕获中微小颗粒

  • 滤材结构:多为玻璃纤维、超细合成纤维(如聚酯纤维)或金属粉末烧结层,孔隙细小(0.1-10μm),且常通过 “折叠" 设计扩大过滤面积;

  • 作用原理

    • 对 1-10μm 中颗粒:以物理拦截为主,颗粒被滤材纤维间隙卡住;

    • 对<1μm 微小颗粒:以布朗运动 + 静电吸附为主,颗粒通过随机运动或静电引力接触滤材表面并被吸附;

  • 核心作用:将油雾浓度从 “毫克级" 降至 “微克级"(如从 10mg/m³ 降至 0.1mg/m³ 以下),满足工业设备(如气动元件)或环保排放的精度要求。

3. 第三阶段:深度净化(吸附层,可选)—— 处理油蒸气 / 异味

  • 滤材结构:部分高要求场景(如食品、电子行业)会在精滤层内侧增加 “吸附层",材质多为活性炭、分子筛或功能性吸附树脂;

  • 作用原理:通过物理吸附作用,捕获精滤后残留的微量油蒸气(挥发性油气)和异味分子,进一步提升气体洁净度;

  • 核心作用:避免油蒸气对下游工艺(如食品包装、半导体焊接)造成污染,或消除车间内的油雾异味。

三、关键补充:油雾的 “聚集 - 回流" 机制(实现油品回收)

过滤过程中,除了 “捕获颗粒",滤芯还需通过 “油滴聚集 - 回流" 实现油品回收,减少浪费:


  1. 被捕集的油雾颗粒(无论大中小)会在滤材表面逐渐聚集 —— 小颗粒通过范德华力(分子间引力)结合成大油滴;

  2. 滤芯设计时会预留 “回油通道"(如倾斜的滤材支撑结构、底部回油孔),聚集后的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沿通道回流至设备油箱(如机床油箱、空压机油箱),实现循环利用。

总结:油雾滤芯过滤原理的核心逻辑

油雾滤芯的过滤本质是 “分粒径、分阶段、多机制协同":


  • 先通过粗滤层用 “重力 + 惯性" 快速处理大颗粒,减轻精滤负担;

  • 再通过精滤层用 “拦截 + 布朗运动 + 静电" 精准捕获中微小颗粒,实现高精度净化;

  • 最后通过 “聚集 - 回流" 机制回收油品,兼顾过滤效率与经济性。
    这种设计能适配不同场景(如机床高浓度油雾、空压机低浓度油雾)的需求,确保气体净化效果与滤芯使用寿命的平衡。

9f494e47e091bac845c3ca4d930d271.jpg